“亞洲平原第一大果園”——唐山市路北區(qū)果園鄉(xiāng)各村地名來源
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搜集整理
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唐山消息: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關于征集唐山民間故事的通知發(fā)出后,唐山個縣區(qū)網友和社會團體陸續(xù)給本站投稿,發(fā)來了大量地名來源和民間故事,網站m.cngaole.com今天發(fā)表路北區(qū)果園鄉(xiāng)各村地名來源。望廣大網友多提寶貴意見。
果園鄉(xiāng)位于唐山市西郊,轄28個行政村,5萬多口人。該鄉(xiāng)以盛產水果和蔬菜聞名遐邇,素有“亞洲平原第一大果園”之稱,果園為原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達同志于1960年創(chuàng)建,1989年張達同志重游果園時寫下動人詩篇:果實累累三萬畝,粒粒黃沙變肥土,高楊參天天欲破,果枝垂地如擊鼓,天地接吻人歡笑,果林深處聞歌舞。原路北區(qū)委書記劉桂東多次到該鄉(xiāng)調研指導工作。
八神莊:耕地534畝,1269口人。據(jù)碑文記載:明朝宣德年間,老祖爺王龍、王鳳、王朝親哥仨率王氏家族由山東棗莊鐵錐子胡同來到幽州地區(qū),先住在王各莊,(現(xiàn)今豐潤韓城南),幾年后哥仨分家,王風定居在八神莊,沿用舊名至今。村里有傳統(tǒng)的秧歌舞等文娛節(jié)目,流傳至今。
碑子院:耕地1648畝,3188口人。據(jù)傳:明萬歷年間,,先祖張釗、張劍率后裔自山東棗莊林莊移民到此落戶,繁衍生息,定名卑子院。后因村址西北有古剎洪門寺,傾圮后遺四通碑石,更名為碑子院。村北有一沙陀,相傳系二郎神擔山攆太陽至此歇腳,清靴中余沙而成,解放前父輩多年以打擊樂和簍子燈花會自娛,至今仍保留有冀東地秧歌。
邊各寨一村、二村、三村、四村:五百年前,只有四姓從棗林莊遷此,各占一邊建村寨,得名邊各寨,分治后得名。邊各寨一村,耕地1150畝,997口人,以蘋果栽培聞名;邊各寨二村,耕地500畝,560口人;邊各寨三村,耕地440畝,496口人;邊各寨四村,耕地1400畝,1290口人。
曹家口:耕地2060畝,3129口人。該村因曹氏建村于青龍河口而得名,保留至今的秧歌隊曾代表唐山市路北區(qū)多次參加匯演。村過去西紅柿產量大經銷東北三省,有關內西紅柿第一村之稱。
常各莊:6317口人。該村歷史久遠,相傳是明代開國元勛常遇春將軍的故鄉(xiāng),常遇春將軍輔佐朱元璋奪得江山登上王位后,面對朱元璋貪圖享樂,猜忌功臣的現(xiàn)實,萌生隱退之意,請軍師劉伯溫為其選定一處不求榮華富貴,但愿世代平安的田園。劉伯溫以能知先后五百年的神力,選定了燕山南麓這方風水寶地,預言四十里內無戰(zhàn)事。常將軍在此安度晚年,后人世代自此居住,常各莊因此而得名。該村傳統(tǒng)產品花生酥糖馳名冀東。
(常遇春墓)
陳家屯:1257口人,據(jù)考:陳家屯之祖宗原為明代永樂二年(公元1404年),由山東遷入的陳姓,遂取名陳家屯,后來,外地遷入戶口增多,但仍以陳姓為主。
丁家屯:829口人,據(jù)考:丁家屯之祖宗乃明朝永樂二年(公元1404年)由山東省遷入的丁姓單戶,遂取名為丁家屯,后來,外地遷入戶逐漸增多,仍襲舊名。
馮大里:1560口人,據(jù)碑文記載:明朝前期,馮氏老祖宗從山東棗林莊遷至此地,得名馮家大里莊。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。
郭家莊:2278口人,據(jù)家譜記載:明朝永樂年間(公元1404年),老祖宗郭斌由中山定州遷移至此地,以姓起村名為郭家莊?,F(xiàn)已延續(xù)二十二代。
河沿莊:1800口人,因青龍河貫穿村中心,位于河兩岸取名河沿莊??箲?zhàn)時期曾化名臨江村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,全村瞬間房倒屋塌,一片瓦礫,村民死亡216人,傷96人,生產生活設施遭受嚴重毀壞,村民從廢墟中爬出來,在黨支部的領導下,掩埋好親人的尸體,擦干眼淚,振奮精神,抗震救災,重建家園?,F(xiàn)在是唐山雙文明村。
賴旺莊:2818口人,明永樂年間,該村先輩賴旺途經此地,見水土條件好,就建莊定居落了戶,以己名取村名為賴旺莊,繁衍生息至今,村內原有一座廟宇,名朝陽庵。廟內有棵古柏,樹齡三百多年,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,傳統(tǒng)民間花會有踩高蹺。
李官屯:1573口人,相傳:元末明年,李姓哥倆從山東逃荒到此地,看到地域寬闊、風景秀麗,便定居下來,取名李官屯。該村過去是唐山唯一的草莓生產專業(yè)村。
李家莊:1331口人,該村因李氏首建而得名。
劉火新莊:3141口人,據(jù)傳:劉火新莊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,已有六百年歷史,原名劉燒火新莊,最初只有幾戶人家,其中佟、穆兩家有錢有勢,后來,穆家逐漸破落,被迫遷走他鄉(xiāng),佟家也相繼衰敗,各姓人家陸續(xù)遷入,至清朝末年改村名為劉火新莊,沿用至今。該村過去曾建黃金海岸旅游景區(qū),接待過日美法等眾多國際友人參觀旅游。
馬家涯:1035口人,古代,馬氏建村于河邊,得名馬家涯,原屬天津市薊縣所轄,1959年國家修建于橋水庫遷移到唐山果園鄉(xiāng)。全村移民分居住在4個自然村,1962年合并,村名任叫馬家崖村。
馬駒橋:3200口人,該村位于青龍河的發(fā)源地,由于河從村中穿過,分為河南、河北,為了便于交通,修建了大小石橋8座。據(jù)史料調查與老人傳說:明朝燕王掃北得勝回朝時,老官騎的是一匹母馬,走在橋上產一馬駒,由此取名叫馬駒橋村,當時該村只有田、王二家,以后,其他姓由山東棗林莊遷居于此落戶。
壽王莊:697口人,古時該村曾有一位二百多歲的壽王星,故得村名為壽王莊。【登陸m.cngaole.com查看更多唐山地名來源和民間故事】
衛(wèi)家莊:724口人,衛(wèi)家莊雖小,名不見經傳,究其歷史可追溯到明朝,傳說祖上自山東棗林莊遷居至此,因衛(wèi)姓建村而得名,建國后,曾一度隸屬豐潤縣第八區(qū),1959年規(guī)劃果園公社(后改為果園鄉(xiāng)),過去該村以地膜覆蓋豆角聞名遐邇。
謝家莊:1421口人,該村因謝氏建村而得名。
興隆莊:310口人,興隆莊原名賈莊子,建于清末(1900年前后),約有一百多年村史,興隆莊原址是華巖新莊賈姓地主打場的地方,是賈家的副宅。后來,華巖新莊魏氏家族從村里搬出一支,在此建兩所宅院,坐北朝南一面街,叫賈莊子,隨著開灤礦塌陷的影響,原老劉莊村民孫、吳、劉、張四家遷到賈莊子建房,增添了七個院。1951年賈莊子劃出來。1957年成立高級農業(yè)合作社時,賈莊子有歸屬了碑子院。1963年賈莊子村單立,并由賈莊子改為興隆莊,一直沿用至今。上世紀90年代,該村以黨支部書記魏靈芝帶領的五姐妹牽頭,創(chuàng)建了興隆房地產開發(fā)公司,全國婦聯(lián)書記處田淑蘭曾來村視察,對該村工作高度好評。
(原路北區(qū)委書記劉桂東檢查指導工作)
許各寨:2208口人。據(jù)傳:五百多年前,因許氏在此建村寨而得名。明朝燕王掃北時,見村燒光,見人殺光,此村也不列外,幸運的是大柳樹下一間破爛不像樣的小屋沒被放在眼里,免遭了橫禍,這就是該村孫氏先祖。
許家莊:2017口人,根據(jù)祖?zhèn)骷易V記載:明朝末年,因鬧饑荒,許氏兄弟四人率家族從山東省棗莊地區(qū)逃難到唐山西郊明朝名將常遇春陵墓前,看到陵墓四周都是石人、石馬,很是壯觀。猛然間聽到野獸嚎叫,大家顧不得休息就往北跑,跑累了坐下休息,眼前是一處群鳥鳴叫、蝴蝶起舞的平展展土地,還有一潭清水。人們高興極了。從此就在這片沃土上定居下來,取名許家莊村,并沿用至今,已有數(shù)百年歷史。清朝慈禧垂簾聽政時,村里出了一名優(yōu)秀火車司機,慈禧第一次做火車,他從胥各莊站開出,走了一百多里,慈禧沒感到車動,賞了他一件黃馬褂。村里取名永盛會的花會明傳方圓百里,有鐵弓緣、漁夫摸魚、樵夫打柴、唐僧取經等十幾個精彩節(jié)目保留至今。
袁家莊:1527口人,據(jù)傳:因袁氏最早建莊而得名,沿用至今。
張大里:1540口人,張大里為張氏所建。【登陸m.cngaole.com查看更多唐山地名來源和民間故事】
周官屯:620口人,周官屯因古代一姓周的官員建屯而得名,原屬薊縣所轄,是有名的革命村之一??谷諔?zhàn)爭時期,這個原不足60戶的小村就有20戶軍烈屬;12名地下黨員中有6名死在敵人的屠刀下;還有1名群眾為掩護縣委書記而壯烈犧牲。1944年日寇進行第四次強化治安掃蕩革命根據(jù)地老區(qū)時,該村挖了地道,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頑強斗爭,駐地馬神橋的日本軍把該村定為赤化村。因1959年修于橋水庫和引灤入津工程,周官屯從薊縣遷到唐山果園鄉(xiāng)。該村過去手工編織毛毯享譽京東。
(掃一掃,關注鄉(xiāng)村旅游網)
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報道
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:鄉(xiāng)村旅游網
倪屯村民間故事之娃娃親(2)
倪屯 村民間 故事之娃娃親 ( 2 ) 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消息:【接上期】楊爽和郭亮掉到冰窟窿里...(837)人閱讀時間:2021-03-03三大罪過不容赦,大胃王可以休矣!
三大罪過不容赦,大胃王可以休矣! 原創(chuàng)張立新 鄉(xiāng)村旅游網 8月12 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消息 :最近...(393)人閱讀時間:2020-09-24故宮五鼠鬧神州
故宮五鼠鬧神州 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消息: 2020 年,農歷鼠年注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。從新冠病毒...(428)人閱讀時間:2020-09-24傳承國學終于有家了——遷安市國學學會
傳承國學終于有家了 遷安市國學學會 成立 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消息: 8 月金秋,碩果飄香。 8 月...(415)人閱讀時間:2020-09-23唐山市豐潤區(qū)七樹莊鎮(zhèn)、沙流河鎮(zhèn)、左家
唐山市 豐潤區(qū)七樹莊鎮(zhèn) 、 沙流河 鎮(zhèn) 、 左家塢鎮(zhèn)村名怎么來的? 中國鄉(xiāng)村旅游網消息:唐山...(489)人閱讀時間:2020-09-23